走過四十年,春晚帶來了啥?春晚大餐,緣何越來越難“烹飪”?
走過四十年,春晚帶來了啥
關于年味的記憶有很多:穿新衣、放鞭炮、吃年夜飯、收壓歲錢……許多人還會想到的是,和家人圍坐在一起,守著電視看一年一度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。
對于北方的朋友來說,和父母一起看春晚、吃餃子是除夕最簡單又最濃烈的幸福,即使窗外冰天雪地,內心也是暖融融的。而南方的民眾同樣飽含熱情,家人共聚一堂,裹著歡笑聲和年夜飯香一齊品味春晚這臺大戲。
伴隨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癸卯兔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樂聲和一個個刷屏的春晚熱搜,我們度過了三年以來最為熱鬧祥和的一個團圓年。
央視春晚到今年已經整整走過了四十個年頭,見證了萬千小家的生活喜樂和國家的發展變化,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,早已成為國人關于春節的集體回憶。
一
“一夜連雙歲,五更分二年。”在除夕夜,圍爐守歲的習俗流傳已久。
宋人筆記《夢粱錄》中記載:“除夕,圍爐團坐,酌酒唱歌,終夕不眠,謂之‘守歲’。”蘇軾《守歲》一詩中亦寫道:“兒童強不睡,相守夜歡嘩。”除夕夜,古人圍爐團坐,孩子們也不睡覺,一起守歲笑語喧嘩。
在當代,家人閑坐,共看春晚,集體守歲跨年,可謂新民俗。春晚是如何發展至今的?令人期待的零點倒計時又是從哪一年開始的?
時間撥回到1956年。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錄制了《春節大聯歡》,通過廣播和影院放送。
1979年除夕,中央電視臺錄播了《迎新春文藝晚會》,采用了時髦的交誼舞形式。這臺晚會可以說是除夕夜電視熒幕播出的第一屆“春晚”,但當時全國電視機數量有限。
1983年除夕,央視舉辦的《春節聯歡晚會》首次以直播形式播出。觀眾席為茶座式,幾人圍坐一桌,有吃有喝。節目組準備了四部電話,接受觀眾點播,還有猜燈謎活動,增加了互動性。零點到來之時,主持人撞鐘宣告新春來臨。這也是零點倒計時的雛形。
此后,央視春晚成了全國觀眾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,成為老百姓每年除夕夜必不可少的視聽盛宴。
似水流年,記憶中的春晚金曲和流行金句歷久彌新。
“長江長城、黃山黃河,在我心中重千斤。”1984年,中國香港歌手一曲《我的中國心》打動無數海外游子。沿用至今的春晚結尾曲《難忘今宵》,也誕生于這一年。
內地和香港歌手合唱的《相約一九九八》,成為歌壇的記憶符號;《七子之歌——澳門》,由稚嫩的童聲領唱,讓人熱淚盈眶。
《常回家看看》既是父母飽含深情的呼喚,也是兒女牽掛心頭的期盼。喜慶應景的《恭喜發財》,成了每年春節大街小巷商場超市必播的過年曲。《時間都去哪了》《當你老了》唱出了時光匆匆,感動了億萬觀眾。今年春晚的一首《是媽媽是女兒》,每一句寫實的歌詞更是讓聽者哽咽,催人淚下。
除了耳熟能詳的歌曲,春晚舞臺的語言類節目更是給觀眾帶來了無窮歡樂。
小品《懶漢相親》讓大家記住了“至今未婚”的魏淑芬。小品《賣拐》和《賣車》中的“忽悠”從東北方言變成了全國百姓的口頭禪。
“想死你們了”“宮廷玉液酒,一百八一杯”“穿個馬甲,我就不認識你了”“這個可以有!這個真沒有!”“見證奇跡的時刻”“打敗你的不是天真,是無鞋(邪)”……每一句都是回憶,都能激活我們的dna。
隨著國人文化自信的提升和720度穹頂空間、ar等虛擬技術的運用,國風舞蹈作品大放異彩。如2021年春晚,舞蹈詩劇《只此青綠》絕美出圈。2022年春晚,宋韻音舞詩畫節目《憶江南》引來“清流”贊譽。2023年春晚,讓人眼前一亮的節目《滿庭芳·國色》,以取自山川日月、草木蟲魚的中國色為靈感來源,結合水袖、紙扇、長劍等物件創新對中國傳統色彩的表達,從舞美設計到衣冠服飾,處處可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。
值得一提的是,央視還在尋找走出北京的新玩法。比如,開辦33年以來,央視2023年春節戲曲晚會首次將主場移步戶外,選擇在南戲的誕生地浙江溫州進行錄制。當代數字藝術空間與傳統戲臺相融的晚會現場,將打造出另一番戲曲天地、另一番新春戲韻。
二
如果把春晚比作除夕夜的大餐,烹調這桌“年夜飯”,無疑是眾口難調的。不知從哪一年開始,觀眾開始懷念起以前的春晚,并調侃“現在的春晚只是增加過年氣氛的背景音”“邊看春晚邊吐槽才是最大的樂趣”。
春晚大餐,緣何越來越難“烹飪”?
首先,中國幅員遼闊、人口眾多,東南西北中,文化各不同。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說的:“中國這么大,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,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,這很正常。”
相關統計數據顯示,基本以秦嶺淮河線為界,北方省市春晚收視率明顯高于南方省市。究其原因,一是春晚演出的相聲、小品等節目偏向于北方文化,南方觀眾,尤其是粵語區觀眾欣賞起來有些隔膜;二是北方天寒地凍,多數人更喜歡在家里“吃著餃子看春晚”,而南方人則可以選擇更多的戶外娛樂方式。
其次,娛樂方式趨向多元,觀眾審美水平不斷提高。算法大數據精準推送喜好的今天,人們不再守著電視看節目,而是自主選擇看什么。
回望春晚誕生之初的20世紀80年代,我國的電視藝術領域尚處于起步階段,當時的大眾也有著相似的審美追求,推出一臺形式豐富的春節聯歡晚會,必然會受到萬眾矚目。
而如今,人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。融媒體時代,b站、抖音、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盛行,文化資源應有盡有,大眾的審美偏好愈發多元。對于許多年輕人來說,在“小破站”看一晚上二次元或者搞笑視頻,是他們的“快樂源泉”。
此外,各大衛視春晚“群雄逐鹿”。如今各大衛視為了爭奪春節流量,從小年夜便開始各顯其長。久未在央視春晚露面的老一輩主持人和表演藝術家也現身地方春晚,“回憶殺”滿滿,這也從收視率的大蛋糕當中分得一杯羹。
與此同時,春晚也在不斷守正創新,用新技能賦能新創意,讓科技創新與傳統文化相得益彰,努力做到兼具思想性、藝術性和欣賞性。比如,今年央視春晚在技術應用的突破上就實現多個“首次”,充分運用了xr、ar等前沿科技。
三
不得不說,盡管除夕“美味”越來越豐盛,但春晚還是最受期待的那一口。形式不斷創新,主持人、表演者有所更迭,但“聯歡”這一底色不變,其中蘊含的親情團圓也不變。
春晚是融于我們血脈的關于家國的記憶。
記憶中的老式電視機,畫面還是黑白的,坐在電視前的人兒看得津津有味。在當時,除夕之夜電視直播給人們營造的天南海北“天涯共此時”的節日氣氛,幾乎沒有其他娛樂形式能夠替代。
那些年,每年除夕下午,很多家庭會打開電視機收看春晚的伴隨式節目《一年又一年》,聽著《春節序曲》溫馨的背景音樂,心跳加速地等待盛宴的開啟。零點鐘聲一過,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,真正的“爆竹聲中一歲除”。
再說關于“國”的記憶。
2008年年初,南方突遇罕見雪災,阻攔了游子歸家的路。這年春晚特別加入賑災詩朗誦《溫暖2008》,盡顯大災中的大愛。2020年春晚,情景報告《愛是橋梁》未經彩排,卻令人淚目,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擊新冠疫情的信心。
四十年來,春晚見證了香港回歸、澳門回歸、百年奧運圓夢的歷史時刻,航空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,同心抗疫的不凡三年……2016年,參加過2015年“九三閱兵”的三軍儀仗隊走上春晚舞臺,主持人精彩解說,致敬百歲老英雄,讓不少觀眾都眼眶濕潤。英雄值得被銘記,英雄值得被歌頌。
春晚也是連接全球華人的精神紐帶。
疫情三年,許多回不了國的人,在異國他鄉的除夕,倒著時差看春晚,和國內親人保持著情感上的同頻。零點鐘聲敲響的那一刻,無論身在何方,他們的心都和祖國一起跳動。
團團圓圓吃年夜飯、熱熱鬧鬧看春晚,已然成為當代人共同的年俗。大年三十晚上,我們還是會和漸漸老去的父母一起看春晚,這是對兒時年味的一種復刻。或許還會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節目,這是對新年習俗的傳承。若干年后,他們可能還會記起一只圓圓的可愛兔子。
春晚四十年,那些難忘的畫面、經典的瞬間,以及承載著過去的一切美好回憶,都將伴隨我們一生。
- 2025年11月北京展會排期表 北京半導...
- 北京漫展 8月9月10月北京動漫排期 北...
- 北京展覽會 2025年10月北京排期 北...
- 北京動漫 2025年8月漫展排期表 IC...
- 北京2025年9月展會排期表 北京信息通...
- 北京漫展 2025年7月北京動漫展排期 ...
- 北京2025年8月展會排期表 北京機器人...
- 北京展會 2025年7月北京展覽會排期 ...
- 北京漫展 2025年6月北京動漫展排期 ...
- 北京展會 2025年6月北京展覽會 北京...
- 2025激光制造與增材制造創新發展大會暨...
- 北京展會 2025年5月北京會展排期 北...
- 北京漫展 2025年5月北京動漫排期 北...
- 北京展會 2025年4月北京會展 北京海...
- 北京漫展 2025年4月北京動漫 北京可...
- 廣西漫展 8月9月10月廣西動漫排期表 ...
- 內蒙古漫展 8月9月10月內蒙古動漫展排...
- 云南漫展 8月9月10月云南動漫展排期 ...
- 四川漫展 8月9月10月四川動漫展排期 ...
- 湖南漫展 9月10月湖南動漫展排期表 岳...
- 湖北漫展 8月9月10月湖北動漫展排期 ...
- 福建漫展 9月10月福建動漫展 廈門子魚...
- 江西漫展 8月9月10月江西動漫展排期 ...
- 安徽漫展 8月10月安徽動漫展排期 安慶...
- 浙江漫展 8月9月10月浙江動漫展排期 ...
- 江蘇漫展 9月10月江蘇動漫展排期 無錫...
- 陜西漫展 8月9月10月陜西動漫排期 西...
- 山東漫展 8月9月10月山東動漫展排期 ...
- 北京漫展 8月9月10月北京動漫排期 北...
- 上海漫展 8月9月10月上海動漫展排期 ...